【回眸“十三五”·铜梁新气象④】重庆铜梁区:奏响乡村振兴“协奏曲”

发布时间:2020-12-28

“十三五”期间,重庆市铜梁区深学笃用中央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对标对表乡村振兴“20字总要求”和“五个振兴”目标,通过大力发展“绿道经济”、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吸引人才回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举措,让龙乡的田野上处处释放着乡村振兴的新动能,一幅幅村美民富的画卷徐徐展开。

image.png

硬化后的乡村道理


建实基础设施

让闭塞的乡村畅通起来

走在新建的水泥路上,铜梁区蒲吕街道平安村1社村民何开群乐开了花。她说,以前村子里的人出行全靠一条不足4米宽的破旧泥路,路面石头泥巴凹凸不平,雨天村民骑摩托出行一不小心就会摔倒。自从今年上半年这条路完成“四好农村路”建成,就再也不用担心“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了。

乡村振兴交通先行。像平安村里水泥路这样的“四好农村路”,正在全区农村地区不断延伸,十三五期间,铜梁累计建成“农村四好路”1560公里,泥结石改造520公里,实现村民小组公路通达率100%,通畅率达100%。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逐步消除。畅通的农村公路,为铜梁乡野带去了人气、财气,让农民群众逐渐摆脱出行难、致富更难的困境。

此外,十三五期间,立足“让群众有水喝、喝好水、水好喝”,铜梁全面推动城乡一体化供水设施工程,大力实施场镇“一户一表”改造,完成21个镇街24个供水厂整合。农村人饮管网巩固提升工程,改造村级供水工程35处,农户饮水安全率达到100%;围绕“全面提升农业生产、乡村产业、农村生活电气化水平”,全面完成农村薄弱电网改造,真正实现群众和企业用上放心电、安全电;光纤网络实现全区行政村全覆盖,4G网络实现城镇地区深度覆盖和农村地区广域覆盖,并建成13个农村5G基站。


image.png


集体经济迎来丰收


做优基本产业

让贫瘠的乡村丰盈起来

隆冬时节,车辆行驶在西郊绿道上,两侧掠过的美景不断变换。60公里的西郊绿道牵起的5个镇街24个村社区,或苗圃农场大棚整齐排列,或农家屋舍白墙黛瓦,形成了120平方公里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乡村振兴西郊示范片。村道小路、房前屋后干干净净,路边绿化带里铺满了各种鲜花……十三五期间,一条绿道的巧妙构思,给铜梁的乡村赋予了无限生机,成功走出一条“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新路子。

在乡村振兴西郊示范片,乡村变花园,农区变景区,巴川街道的成王果业、沃柑基地,太平镇的牧堂纯草莓庄园,南城街道的黄桷门奇彩梦园、西部农林大世界,土桥镇的荷和原乡、新陆有机四季采摘园,以及西部最大的果苗基地、桂花基地、三角梅基地、玫瑰花基地,以及这些会客厅星罗棋布于其中,深入融合一二三产业发展。

对沿途村民和业主来说,绿道不仅是一条景观路,更是产业路、致富路。南城街道翠英村自从修建苗木基地以来,村民纷纷将自家土地流转出来支持产业发展,不仅有了土地收益,同时还能务工挣钱;巴川街道玉皇村引进了11家农业企业,全村村民土地入股及第二次分红就有180余万元……景美人气旺,路通产业活。曾经在外闯荡的土桥镇六赢村民陈天龙回到村里流转了几百亩土地种桃子种西瓜,桃花盛开时自办桃花节,果实成熟时推广采摘;巴川街道玉皇村村民王汝元在外做了几十年石匠,回家乡来帮忙建设绿道,本来准备“打一头”却留下来舍不得走了,开始着手修整老家房子和院坝,准备搬回来住。

为引来“活水”激发乡村活力,“十三五”期间,铜梁还积极探索向闲置土地、闲置产业、已流转土地、农村电商、产业融合、大户带散户要集体经济,形成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六要”路径,盘活闲置土地5万余亩,并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村集体+农户”利益联结模式,引导5.3万余户农民参与发展集体经济,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198个,不断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2020年村社集体经济收预计达到3000万元。


image.png

绿道带动乡村旅游

做强基层组织

让寂静的乡村生动起来

“蛋贩子又来了!”每个星期,太平镇坪漆村村干部周金玲都要抽空到养鸡鸭多的村民家中,挨家挨户收购土鸡蛋。“蛋贩子”就是村民们给周金玲取的绰号。“每天挨家挨户收土货,哪家有几只鸡该生蛋了我都晓得。”周金玲笑着说。

作为坪漆村三年前引进的本土人才,35岁的周金玲利用过去在外经营通讯和网商的业务知识,创办起微信商城,全年销售额预计能达到60万元。  

在铜梁,像周金玲一样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各展所长的本土人才不是个例。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十三五期间,铜梁区委针对农村基层干部年龄老化、文化普遍较低,部分村干部思想固化等实际情况,决定面向社会公开回引一批大学生以及退役军人本土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我们通过统筹招聘,统筹培训,统筹管理,大力回引大学生回到农村挂职,担任本土人才,推出给待遇、给政策、给出路的“三给”政策包,让他们安心留在农村干事创业。”铜梁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截至目前,铜梁已动态回引本土人才669名,全部下沉村民小组锻炼,179人成长为“带头人”或专职干部。同时,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把有知识、有文化的人选到书记岗位上来;制定年度工作和负面行为“两张清单”,全覆盖开展基本功培训,让书记“会说书记的话、会干书记的事、有书记的样子”。近三年,全区累计调整书记、主任108名,“一肩挑”比例达100%,专职干部平均年龄下降4.5岁,大专以上学历提升7.7个百分点。

全面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带头人和年轻人“两支队伍”建设,如今铜梁的广大农村,涌现着蓬勃的力量

image.png

美丽乡村

村容风貌换新颜

美丽乡村入画来

土桥镇庆林村,家家户户的院落收拾得干干净净,乡村公路两边栽植的木春菊顶着寒风绽放一片金黄,令人赏心悦目。

“过去五年,荷和原乡景区的变化太大了。”23组村民汪家凤感慨地说,几年前她刚嫁到村里的时候门口是泥巴路,下雨天陷下去脚都拔不起来;后来变成了水泥路;去年绿道建起来了,干净得车开过去都没得灰尘。“现在农村也把路灯安起了,晚上出门都不怕走夜路了,晚饭过去外出散步的人很多。”

庆林村党支部书记夏远辉说,这三年来,我们的村的干部群众开展了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完善基础设施、改水改厕、房前屋后栽花种树,做到垃圾归位、农具归顺、畜禽归栏、柴草规整。通过全力攻坚美丽乡村建设,让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改变。“尤其是通过‘一化两改三不见’,用好用活‘积分制’,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产业发展、环境整治、乡村治理的积极性,我们村还评上了重庆市美丽宜居乡村。”夏远辉说,环境好了,游客多了,不仅农家乐、民宿都有收益,普通村民家里的土鸡土鸭土鸡蛋不愁销路,给周边群众增加了一定的收入,生态优势逐步转变为经济优势。

“十三五”期间,铜梁区因地制宜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坚持把提升群众素质、激发内生动力作为根本,在行政村和涉农社区,全面推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分激励机制。全区266个行政村均实现生活垃圾有效治理,改造农村卫生厕所25259户,千人聚居点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为100%,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治理的农户覆盖率达到73.6%,建成绿色示范村建设55个,创建绿色示范村庄25个、美丽庭院1686个。广大村民由“要我治理”变为了“我要治理”,庭院更加整洁有序,道路更加清爽畅通,山水田园更加清洁卫生,乡村面貌日新月异。


image.png

绿道带动乡村旅游

美丽乡村不仅仅是外在,更是需要文明之风滋养。实施“五风”浸润工程,制定村规民约,宣传“新乡贤”“好乡亲”等铜梁本土典型,开展“好媳妇”“好婆婆”等本村先进人物评选……这些让让乡村既有颜值更具气质的活动在各镇街开展得如火如荼。使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乡风文明建设相得益彰,实现了由“外在美”向“人文美”提升。

“中华龙舞起来,中华龙舞起来,舞出个华夏儿女好风采……”今年的中国农民丰收节,铜梁成为重庆六个主会场之一。在西郊示范片的荷和原乡,随着欢腾恢弘的音乐声,龙舞欢腾,共庆丰收。“现在农村的日子,是越来越有奔头了。”农民群众的眼里,满是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期冀。(何静怡 李慧敏)